首页 | 易之家介绍 | 专家介绍 | 现实案例 | 人生预测 | 事业财运 | 爱情婚姻 | 起名改名 | 风水策划 | 选择吉日 | 服务价格 | 在线申请 | 易之天地 | 联系我们
面对佛祖,诚心许愿,求个灵签看看吧!
本中心提供:四柱预测 周易预测 姓名预测 男女婚配 择吉预测 阴阳风水等。联系电话:13521681568
 Email:yzjsys@163.com
 电话:13521681568
 在线QQ:周易预测,改名起名987914349
 手机:13521681568
 地址:北京海淀区西四环半壁店

住宅风水化煞工具-鱼缸

住宅风水化煞工具-五帝钱

住宅风水化煞工具-运财童子

住宅风水化煞工具-水晶

住宅风水化煞工具-金元宝

住宅风水化煞工具-石狮子

住宅风水化煞工具-铜狮子

住宅风水化煞工具-文昌塔
更多...
 
  易 之 天 地 >佛道文化
道家社会思想的现实意义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7-07 浏览次数:1509




    道家社会思想的现实意义

    摘要:距今两千多年前的道家,以“道”和“无为”为核心,阐述着治家治国治天下的社会思想。日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丛生,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就把和谐发展看作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中,党更是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写入大会主题,这一思想于道家的和谐主题有着异曲同工的秒处,可见道家的社会思想对于解决当今我国社会问题有这不可否认的深远意义。

关键字:和谐 道  十七大  老庄

“安国,安家,平天下。”自古就是仁人志士所追求的人生目标,无数的时代英雄在苦苦追寻着治世方法,在距离当今两千多年前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道”和“无为”为核心,所阐述的一些方法与十七大中的主题思想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对于解决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有着非凡的意义。

一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道家中的和谐

如今,我国社会矛盾丛生,生产资料分配方式不够完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政治腐败问题日益加重……面对这一系列的现状,党毅然决然的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放在了十七大的主题当中。然而,在几千年前的道家就对和谐作出了理论阐述。

    作为道家代表的老子认为,人类应当在与万物和谐一体并生的存在前提下展开自身的实践,从对立走向和谐共生的相处。

    首先,在老子的思想里,道既是宇宙本源和谐的原初物质,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又是能生万物,包容一切,统摄一切的“一”即根本总规律,“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第三十九章)而且还是周行于万物中的那种一体统一并生而又对立相促动的关系总和,即“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谓之“道”,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老子用看似平淡的自然描绘了一幅统一和谐的宇宙图景。
      其次,需要指出的是,在道的这种关系总体中,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 妄作凶。”(第十六章) ,又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这里有多层深刻的意思:第一,指道的运动具有向对立面转化和万变不离其宗的复归特性,即“反者,道之动”,又“各归其根”。道就是这样的变化,事物的运动从起点开始,逐渐离开,越离越远,到了一定限度又反回来,回到出发点,由此构成一个环形结构。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向反的离开过程和复返回自身的过程,老子用一个“反”字表达了多重含义:第一,“ 反”是反与复的统一,二者构成了运动的有序和谐;第二,事物这“反““复”运动都是有根据的,有规律的,老子常用“归根”、“复命”、“常”这些语汇,指的都是道的和谐循环的规律特性。而这些“根”“命”是事物得以存在的稳定性本质,是相对不变的,是“静”的,安定的,而事物正是在这种安定和谐的一体中与它物共生;第三,事物之所以能稳定发展是由于其内部既对立促动而又一体统一和谐并生的关系,在这里,和谐一体是前提条件,它构成了“万物并作”的存在前提。正因为有“和”才能“常”,所以说“知和曰常”。正因此,老子针对和谐给予了充分的理论论证,这对我们解决当前现状是十分必要的。

当今世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都存在着矛盾的对立,日趋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的一大难题。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就业增压,竞争失常等现象都在暗示着我们如果不及时解决“和谐”问题,我们即将面临一个严峻的考验。“人用机械能和核能取代了人力和兽力,又用计算机代替了人脑,工业上的进步使我们更为坚信,生产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消费是无止境的,技术可以使我们无所不能,科学可以使我们无所不知。于是我们都成了神,成了能够创造第二个世界的人。为了新的创造我们只需要把自然界当做建筑材料的来源”(1)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2)现实的自然界是人通过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无机身体”,即必须从人类历史与自然史相统一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是老子思想给当代人类生存的深刻启示:人类的生存是与自然一体的相互联系的共在,人与人之间是和合共生的存在,社会从人类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人的竞争走向整体共生、和谐共存,这才是根本的发展之道和基本的伦理态度。 

二“以人为本,勤俭治国,共容发展”

                                 ――与老子的德“三宝”

老子曾经提出了德之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六十七章)

第一保慈心爱民,与民生息,以达社会关系的和谐。真正的大勇是慈心爱民唤起的民众的认同,使民归化的凝聚力。因而主张有慈心,保有慈爱之心就是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  老子站在无为的立场上,要求同志者少扰民重修养,对今天不无启迪。

    当前,国家加大力度解决三农问题,逐步取消农业税,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都体现了老子关于“慈”的阐述。

第二,崇尚节俭,以求物资关系上的和谐。劳资崇尚节俭,认为是国家长治久安之道,即“治人事天,莫若蔷,夫唯樯,是喂早服。早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老子》五十九章)  在工业文明的今天,老子的“俭”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十七大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写入大会主题,又强调了“建设节约型社会”,这都显示出和谐对于当今社会的必要性,人们应当回归到自然、回归到俭朴中来。爱惜资源,反对浪费,节约能源,应该成为全国以至于全世界人的共识,否则只能是 “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第三,谦下不争,使得国内国际关系上的和谐,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天下太平。“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谦下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处理当前形势也是必不可少的

        日下,在国际形势日趋紧张的环境下,我国发展广泛的邻邦友好欢喜,谦下而不争,求得了在国际关系上的和谐稳定,使国内赢得了改革开放和快速发长的条件。深读老子的这些思想,对于我国和平崛起战略的理解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大道合乎自然”

                             --庄子的人性思考

     道家思想不仅仅针对于宏观社会,也同样包括着关于人性的思考。庄子作为道家的第二大成者,其思想故具有代表性。

    “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丛何道则得到?”(《庄子.知北游》)千百年来,这似乎成为了经典难题,人们苦苦追寻着这一难题的答案。“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庄子.知北游》)当我们忘却了一个人生坐标的参照,真正察明自己的内心,我们会把握独一无二的自我!“在这个世界上,人会遇到太多太多的事情,一切机遇会来,一切风波会走,在每一个机遇中把握自己,这就是道家所谓的合乎天地大道。”(3)

     当今,80后们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整日四处奔波,追逐着工业化城市中的微尘,追逐着高楼大厦背后的落日,从而逐渐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就随之面临着难题。由于过激的竞争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得有些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的扭曲。对此,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八容八耻”来找回人们心中久违的自然,也许,这时就需要庄子这一颗追求自然,追求真我的心,来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   

由此可见,虽然时隔两千多年,道家的社会思想仍然有着现实意义,在这片崭新的华夏大地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占有还是生存》          埃利希·弗洛姆     北京:三联书店,1989. 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庄子心得》                于丹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7

(4)《老子》                                     中国历史出版社 2003

(5)《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                       人民出版社   2007。1

(6)《庄子》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返回 〗  
上一篇: 修佛的方式与形式问答
下一篇: 道家修炼七说   


版权所有:易之家 Copyright ©;; 2002-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23441号
电 话:13521681568 手机:13521681568
公司地址:北京海淀区西四环半壁店 北京网站建设